雪天“防摔秘籍”請收好!學會這種走路姿勢,再也不怕摔了!
日期:
2023-12-15
瀏覽次數:
22

寒潮預警
近日,寒潮來襲,全國多地迎來降雪降溫天氣,進入“風雪模式”。根據各地門診數據,下雪當天和雪后3天左右也是骨折、摔傷高發期。

雪天雖美,但也要注意安全和健康,雪天出行,如何守住健康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1、走路時身體要保持一種向前傾的姿勢,不要往后仰。
2、兩腳盡量分開,與肩同寬,這樣底盤大、重心更穩。
3、走“小碎步”,相比于邁大步,小步幅走路會更穩定。
4、雙手不要插在口袋里,在外面可以保持平衡,萬一跌倒時還可以緊急支撐。
更多【防摔秘籍】


雪后出行,街面最滑的地方其實有規律可循。在經過這些地方時,應格外注意或盡量避開。
一些斑馬線是漆面材質,為的是在夜晚反光提醒路人,但雪后會比較滑;有些斑馬線本來不滑,但隨著反光面被使用磨損,走起來也容易打滑。另外,斑馬線上積雪后,因人和車通行頻繁,雪踩實了也更加滑。

這些地方因汽車通行頻繁,雪會被壓得很實,加上輪胎摩擦,會變得非常滑。另外,這些地方也常有斜坡。同理,公交車站也是易摔倒的地方,尤其是上下車時重心不穩要小心。

這些地方人流量大,路面易結冰,且往往有臺階,非常危險。很多人從內部安全的路面走出來,或因通勤等原因走得急,一下子適應不了積雪街道,容易滑倒。

尤其是踩完雪地剛進入商場,鞋底嵌的雪接觸瓷磚會非常滑,最好在門口跺跺腳磕掉雪再進去。
氣溫驟降,防范凍傷。凍傷部位皮膚會出現蒼白或青紫、冰涼、發硬,人體會喪失知覺,嚴重者可能昏迷甚至心臟驟停。雪天出行要戴手套、帽子,穿保暖衣褲、防滑鞋子外出,褲腳、鞋帶不可過長,以免踩到引起跌倒。

下雪后在雪沒完全化掉之前,天氣寒冷,人體容易寒凝,在做菜和做湯時不妨多放點大蔥和生姜,有助于溫陽通經散寒。

溫性的羊肉能補腎補骨散寒,能幫助疲乏寒冷的身體進行恢復。如有嗓子疼、嘴角潰瘍等上火癥狀,可以把羊肉換成鴨肉和鴨湯,放點清火的蘿卜和青菜在鴨湯里,能養陰清火、滋陰補陽。

注意多喝一些水,及時補充身體水分。還可以用濕墩布拖一拖地,也能很好地加濕室內空氣。
